据项目内部人士称,中国工程师正在努力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世界上第一个能够在海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斯海沟底部进行复杂科学研究的载人潜水器的建造。
国有造船集团中国国家造船集团的子公司江苏省无锡市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的工程师已经组装了潜水潜艇的结构,目前正在其内部安装设备,项目经理刘嘉瑞该中心的科学和技术部门周三说。
他的目标是在年底之前完成尚未命名的电动潜水器,然后在开始进行试航之前在无锡的一个湖泊中进行测试,他在Marintec China 2019海洋技术展览会上说,周二在上海开业。
他说,潜水器将在2021年交付中国科学院,并将用于在马里亚纳斯海沟进行载人远征。
刘说,这种潜水器将是“第一个能够载人水下10,000米以执行科学任务的人”,并补充说,几乎所有的飞船装置和技术都是中国研究人员自行开发的。
科学家们说,较早的潜入马里亚纳斯海沟底部的潜水是由没有复杂研究能力的较简单的航行器完成的。
他说,来自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科学院的大约30家国内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参加了该项目。
该项目经理说,设计人员和工程师克服了建造潜水器复杂设备的诸多困难,例如用于支撑船员的钛合金压力球和超深通讯设备。
刘说:“潜水器上的许多设备都经过了广泛的测试,以验证它们可以承受水下10,000米的超高压。”
飞行器进入正式作业后,每次深度潜水作业将携带三名船员,持续时间约10个小时。他说,考虑到上升和下降,机组人员将能够在大约10,000米的深度执行大约两个小时的科学任务。
该国目前经营着两艘载人深海潜水器-交龙(即海龙号)和深海勇士(即深海战士)。
交龙于2010年开始服役,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和日本之后的第五个拥有深海勘探技术的国家。在2012年6月的一次测试潜水中,它在马里亚纳斯海沟达到了最深的深度,即7,062米。
拥有4,500米的能力的沉海永世于2017年底交付中国科学院,从事密集的科学运作。
国家海洋局深海部门副主任胡学东说,中国计划建造一个载人的深海站,该站将在2030年左右开始运行。